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1对《圆柱的体积》一节,备课阶段,我跟冯老师讨论过,3.19下午,又全程聆听了三位教师的同课异构,领略了他们不同个性的教学风格。在我看来,尽管是同课异构,尽管是个性课堂,一些基本的原则还是要遵守的。例如,深入地理解教材,例如,尽可能地保持数学的逻辑严密性,等等。
对于这节教材的理解,最严重的分歧可能来自圆柱的体积公式。教材为什么给出的是“V=Sh”而不是“V=πrh”。我想,这里的原因大概有两个:一是要统一(柱体的)体积公式,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事实上,V=Sh也确实更能体现柱体体积的本质,不同柱体体积的不同公式,只是进一步描述了它们的不同的S罢了。另一个原因,是为方便学生对公式推导过程的理解。当圆柱被分割为有限个曲面三棱柱并拼为准长方体时,半径r只是接近而并没有等于长方体的宽,只有这个分割被无限化(取极限)时,圆柱的半径才能与长方体的宽相等。因此,与其让学生去费解地或不求甚解地观察“长方体的宽与圆柱的半径的关系”,还不如只观察两者的底面积S。在我看来,这样地处理,是新教材较旧教材高明之处,而有的教师之所以走回老路,恐怕是对新教材理解不到位的缘故。
对于这节课的异构,分歧最大的地方可能是对探索 ……此处隐藏12160个字……和体积又如何能正确求出;个别的20多分钟头都不抬,就在计算一个图形题,仔细一看列式出错,后面的脱式计算过程中的结果有的有6、7位小数;依然不知疲倦的算啊算,看着都累
4、不知灵活变通,一般来讲3.14最好是最后再乘,这样可以降低计算的复杂程度,减轻计算的强度;但部分学困生勇气可嘉,不管那一套,列式中3.14在前面就先算;放在后头就最后算,老实得可爱;当你在讲计算技巧的时候可爱的孩子们还在埋头苦算,结果错误百出。
[标本兼治]
1、学优生:提出要求:不能一步得出结果,要脱式:关注做作业、打草稿的态度、习惯,养成草稿本清晰、数字清楚,可以避免匆忙之中抄错数字导致整题出错。
2、中等生、学困生:
(1)重视公式的熟练程度:通过演示、推导、同桌互说、单独抽问、上黑板默写等方法帮助夯实基础。
(2)重点分析典型习题,帮助学生找到审题、列式、解题的方法和策略,并针对性练习,提高技能
(3)重点强记:3.14*1=…………………3.14*9= 常用计算结果,达到熟练程度,提高练习时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也可以用于检验计算过程中的结果正确与否。
(4)抓听讲习惯:要求要严格,教师针对问题进行分析、讲评的时候,应要求所有学生抬头关注,集中精力听讲(往往这样的时候学困生是不睬你的,要适当的喊他起来站个1分多钟,点一点他。),有了这个保证,讲评的效果就有了,出错的几率就就会降低了。再结合以上措施,效果就会更好。
[写在结尾]
有了措施,就需要有行动——老师的行动、学生的行动都要跟上,希望一段日子后会有好效果。
也欢迎大家说说自己的好的做法,共同提高第二单元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