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1本人感觉成功之处:
1、调动起了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一开始就创设了一个和实际联系在学紧密的情境,小明去学校该如何选择道路,一下子勾起了学生的猜想、回答的欲望。利用三张小纸条摆三角形的实验,让全体学生充分的调动了起来,亲自动手,亲自实验,并利用实物投影,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摆放三角形的成果,学生感到的是无比的成就感。在猜测中继续验证,继续摆三角形,学生在操作中快乐的学习。巩固时的报数游戏,使学生重新体验到了数学的乐趣。
2、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生活经验。本节课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小明去学校的选择道路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最后解决公园小路问题,(PPT展示图片)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用处。这样,正体现了从生活中学习数学,学数学又用于生活的数学教学思想。一个回归,让学生体验了学习数学的无限乐趣!
3、合理设置实验,建立思维模型,形成学习过程的积极成长。通过合理的安排猜想、实验、动手操作,使学生一步步的形成对本课重点知识的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通过做练习题,在一连串的问题中,使学生又得出思维的精华,只要判断较短的两边 ……此处隐藏14992个字……计算12÷3×2写成=12÷6=2,计算12-3+6就写成=12-9=3。而实际所谓先乘除后加减是指乘除哪种运算法则在前九先算哪种,加减也是。
以上两点对“先”字的理解先算出现的误解现象值得教师注意纠正指导。
2、很多学生在解答如“326与290的差去乘18与24的和,积是多少?”一类的问题时,对“与”、“和”两个字的含义理解出现误解,特别是“和”的含义。在学生的练习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出现错误,不理解其意思导致出现错误。“和”在题目中是表示连接两个数字的关系的连词使用还是表示运算法则中的加法来使用,老师一定要给学生将清,引导学生区别,正确的理解含义并写出正确的四则余混合算式。
3、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把算式说出来。(如x除以a减b的差。)这也为学生对文字题的理解打下了基础。
4、遇到学生错误的典型例题时,进行错误的辨析,让学生知其所以然。使学生在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从学生的作业及单元检测情况来看,还是有部分学生对运算顺序的掌握不过关,主要体现在:
①顺序出错;②抄题时抄错;③计算发生不必要的错。
结合学生出现的问题,我要求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做到“一看(认真看题)、二画(运算顺序)、三算(认真计算)、四查(检查计算结果)”来帮助学生提高计算效率,同时养成自觉检查作业的良好习惯。另外,坚持每天对学生进行3-5题强化训练,力争全面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教学生明白综合算式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应更形象化!把抽象的、明理的东西搞得的尽可能的形象,从而更接近于小学生的实际。更容易接受。如简单的“画顺序线”,即可增强形象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