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教学设计

时间:2022-11-28 01:49:55
五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教学设计

五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五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五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教学设计 篇1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P87-88

教学目标 :

1.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会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等活动,初步认识转化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推导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学具:课件、一个平行四边形、剪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故事导入

2.从平行四边形的地中引出课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面积。

(1)课件出示教材第87页方格图:现在请同学们用这个方法算出这个平行四边形和这个长方形的 ……此处隐藏8303个字……

师:(课件出示如下图)学校里有一块草地,想在草地的一边修一条小路通向另一边,下面的有三种设计方案,你认为哪种设计方案的面积最小?为什么?(先小组讨论,再让学生自由地发言,引导学生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来思考问题。)

师: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引导学生理解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

面积相等。)

四、总结全课,提高认识

回顾刚才我们的学习过程,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本设计巧妙地利用学生计算长方形面积的经验设置悬念,整个过程引导学生经历了类推(负迁移)→试误→验证→寻求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推广应用→拓展等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的全新教学理念。全程层层推进,环环相扣,流畅又不失创新特色。主要体现以下两个特点。

1、前后呼应,浑然一体

利用长方形框架巧设情境,复习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作铺垫,然后把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向学生提问:面积变了吗?引起学生的好奇与争议,以此为契机,再用数方格的方法来证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相邻两条边的乘积是错误的,激发学生进一步探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的求知欲望。

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公式出来以后,让学生再一次验证公式,这一过程前后呼应,浑然一体,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2、合作探索,迁移创造

在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与合作交流,使学生主动地探索和发现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在这过程中,学生议论纷纷,各抒己见,主体地位发挥得淋漓尽致,充分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的全新教学理念,同时,点燃了学生。

《五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友情链接